English

关于社会通称用语问题

2000-07-06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《语文建设》用大量篇幅讨论社会通称用语问题(见该刊2000年第3期),这确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,因为目前全社会通用的称呼用语似乎成了空缺,陌生人相见有时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对方,不免有些尴尬。

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经历过,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,社会上流行的通称是“同志”。那时无论男女老少、工农商学兵,普遍地互称同志,人们接受起来都感到自然而亲切。记得当时有一首苏联歌曲中有一句歌词是:“我们骄傲的称呼是同志,它比一切尊称都光荣。”当时是革命的年代,“同志”一词显得特别珍贵。那时如果你称某人为“先生”,对方总有一种被打入另册的感觉。

到了“文革”后期,随着“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”的到来,“师傅”一词悄然兴起。无论见了何人,都尊称一声“师傅”,对方似乎都欣然接受。说是“欣然”,其实内心也未必。记得70年代末(那时工宣队早已退出大学),有一天,在学校的马路上,有一位陌生人向我问路,首先就喊了一声“师傅”,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心里不太舒服:明明是在学校里,我的穿着打扮又显然是一位教师,为什么放着“老师”不叫,偏叫一声“师傅”呢?

到了80年代以后,社会通称用语就乱套了。因为像“同志”“师傅”这样的社会通称用语已经不大流行了,社会普遍通称一时消失了,因此人们感到茫然,见了生人不知该怎样打招呼。正如有人说的,以年龄而论,两头好说,中间难办。即年龄很小的可以称“小朋友”“小同学”;年龄较大的可以称“大爷”“大娘”(对有些人这样称呼也不得体)。那么,中间年龄段的如何称呼呢?一律叫“先生”未必合适。女的呢,一律称“小姐”也不见得好。在文艺界现在流行叫“老师”,虽然对方并非教师,倒也有尊称之意,乐于为人接受。但也只限于文艺界,到了社会上又不行了。那么怎么办呢?真是难煞人也!

我想,在目前的情况下,只好“随人戴帽子”:根据对方的年龄,揣摸其职业,选择适合其身份的称呼。比如在学校,见到教师模样的,不妨称“老师”,见了工人模样的人,还得叫“师傅”。在商店,见了掌柜的可以叫声“老板”,见了售货员,不妨叫声“小姐”,男的也许可叫“先生”?在医院,见了资深年长的可以称大夫(南方叫“医生”),见了年轻的姑娘,大概叫“护士”没问题。那么,在大街上呢?就得猜对方的身份了。如果是知识分子或有身份的人,称“先生”大概没问题;如果是工人或摊主,叫一声“师傅”大概能被接受。

社会通称用语问题目前是个难题。要解决这个难题,需要全社会的努力。目前,“随人戴帽子”可能是一种较好的办法,只是要对这个“人”揣摸准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